聯合國報告指中國為吸收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二00八世界投資報告》九月在北京發布,中國繼續成為吸收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2007年吸收外資840億美元,外資流入量位居世界第六位。
聯合國貿發會經濟事務官員梁國勇在發布會上指出,中國吸收外資的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服務業吸收外資的比重大幅增加,位于沿海的勞動力密集型制造業向內地和其他國家轉移;中國在低端產業吸收投資方面面臨著來自亞洲低收入國家的挑戰。
《世界投資報告》是聯合國貿發會關于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動趨勢分析的年度工作報告,至今已發布十八期,是各國家和地區制定經濟政策的重要參考。今年的主題是“跨國公司與基礎設施的挑戰”。
報告認為,雖然世界金融和信貸危機已于去年下半年開始顯現,但2007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增加了三成,達到1833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其中發達國家流入量為12480億美元,美國仍是最大的接受國,其次是英國、法國、加拿大和荷蘭。中國香港居第九位。
報告同時指出,世界范圍的經濟增速放緩預示著2008年外國直接投資流量將有所降低。跨國公司并購的趨勢放緩,全球金融動蕩的影響逐漸顯現。
但南開大學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冼國明教授在發布會上表示,發展中國家對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需求仍然是巨大的,近年來各國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的政策發生了一些變化,但總體上是有利于投資者的,東道國應充分發揮跨國公司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的作用。
受聯合國貿發會委托,發布會由中國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南開大學跨國公司研究中心與國家經濟合作雜志社聯合舉辦,聯合國及中國有關方面人士近百人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