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斯通:未來十年中國將占全球電力設備35%市場
“中國是阿爾斯通電力系統部的一個全球戰略核心國家,也將繼續是阿爾斯通最重要的市場。”阿爾斯通全球電力系統部技術高級副總裁蘇巧思近日表示。
作為世界500強之一,阿爾斯通一直是全球電力和交通運輸基礎設施領域的領先企業,以創新和環保的技術而聞名。在追求業績增長的同時,阿爾斯通注重環境保護。
2007/2008財年集團投入研發經費5.54億歐元。目前,阿爾斯通在中國擁有18家實體和業務機構,員工總數近9000人。
自從進入中國后,阿爾斯通一直貫徹本地化戰略。“我們在中國的業務系統擁有全面的產品線,包括水力發電、汽輪機、發電機以及鍋爐等。收購武鍋后,也以此為基礎在中國投資建設全球最新的、最大的鍋爐系統。”
蘇巧思說,中國是阿爾斯通電力系統部的一個全球戰略核心國家。原因有二:“一個是中國市場規模,另外就是中國的電力產業增長率。”他表示,盡管在全球出現了金融危機,但是阿爾斯通作為一家基礎設施的公司,相對而言,我們不會因為金融危機而受到過多的影響,現金流仍然充裕,各方面儲備訂單和投資仍將繼續進行。同時,“中國在全球是一個經濟發展的領先國家,中國的一些舉措會成功的應對這次危機。在未來十年,中國將占據全球電力設備35%的市場份額。”
他尤其提到,中國在全球能源的利用效率仍算比較高。但經濟的大規模發展,也需要在能源上選擇可持續的方式,比如更多的使用可再生能源。“在可再生能源的重復利用方面,全球會有一個很大的發展,這些可再生能源包括水電、風電、太陽能,還有生物質發電。水電和風電的裝機容量會有呈現較大的增長。”但是,“燃煤發電仍將是中國主要的發電形式。因為中國的煤炭儲量位居全球第三,同時從成本方面來說,建設一個煤電廠的成本,在中國比全球其它國家都更具有競爭力。但出于環境保護方面的考慮,我們在實現煤發電的過程中,應該是做到讓煤發電越來越清潔。”
蘇巧思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將從2005年每年11G噸到2030年每年19G噸。要實現這些減排,“最容易實現的一個方式就是改變人們對于使用能源的方式,來減少能源的使用,這要落實到提高電力設備的效率,還有辦公用電使用的效率。對于阿爾斯通來說,我們所做的投資是面向未來的能源技術。”
碳捕捉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在節能減排的二氧化碳捕捉方面,有三種方法,一個是燃燒后捕捉,一個是富氧燃燒捕捉,還有一個燃燒前捕捉。“阿爾斯通專注于前兩種方案,因為這兩種方案可以適用于現有電廠的改造。”而目前,阿爾斯通已經引領著全球無碳排放發電潮流。